减速机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、蜗杆传动、齿轮 - 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,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 。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,其原理如下:

齿轮传动原理(以常见的圆柱齿轮为例)
齿轮有不同的齿数,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中,齿数少的齿轮叫主动轮(输入轴齿轮),齿数多的叫从动轮(输出轴齿轮)。当动力源带动主动轮转动时,主动轮的轮齿会依次推动从动轮的轮齿,使从动轮转动。
根据齿轮传动的基本关系,转速与齿数成反比,即$n_1/n_2 = z_2/z_1$(其中$n_1$、$n_2$分别为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,$z_1$、$z_2$分别为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数)。通过合理设计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数比,就可以实现降低转速的目的。同时,转矩与转速成反比,在降低转速的同时,输出转矩会相应增大,从而满足工作机对转矩的要求。
蜗杆传动原理
蜗杆传动由蜗杆和蜗轮组成。蜗杆类似于螺杆,蜗轮则类似于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斜齿轮。当蜗杆转动时,其螺旋齿与蜗轮的轮齿相互啮合,带动蜗轮转动。
蜗杆的头数(相当于螺杆上螺纹的线数)一般较少,通常为 1 - 4 头。蜗轮的齿数相对较多。蜗杆转一圈,蜗轮只转动一个或几个齿距,因此蜗杆传动能实现较大的传动比,达到显著降低转速的效果,同时也能获得较大的输出转矩。
行星齿轮传动原理
行星齿轮传动机构通常由太阳轮、行星轮、行星架和内齿圈组成。太阳轮位于中心,行星轮围绕太阳轮转动,同时又在行星架的支撑下绕着内齿圈的中心轴线作公转运动。
当太阳轮作为输入件,行星架作为输出件,内齿圈固定时,通过行星轮的运动传递,可实现减速功能。行星齿轮传动结构紧凑,能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和较高的承载能力。
减速机通过上述不同的传动原理,将输入的高转速、低转矩动力转换为低转速、高转矩的动力输出,以满足各种机械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需求。